首 页新闻资讯软件下载影视剧情购物商城星座运程客户留言网址导航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九度网影视剧情剧情演员剧情介绍

【探访红色旅游网红打卡地】《新青年》杂志帆布包成了“网红爆款”

来源:转载   作者:九度网剧情   发布时间:2022-05-16 09:54:03

  央广网北京7月3日消息(记者陈锐海 高欣然)讲述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建立这段历史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让不少红色旅游景点再次热闹了起来。很多年轻游客慕名而来,要在革命先烈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打卡”留念,北京鲁迅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一段时间,这里日均游览人数近千人。游览过后,很多游客在网上晒出印有“《新青年》杂志”标识的帆布包、“鲁迅箴言”书签,或是晒出自己拿着《新青年》翻印版杂志在博物馆门口的照片来“炫耀”一番,引来无数点赞。

  北京鲁迅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是北京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鲁迅居所,也是全国鲁迅文物资料收藏中心、鲁迅文化遗产展示中心。

  在鲁迅起居室外,罗女士带着儿子趴在窗外,指着屋内感慨:“这床也太小了吧。”儿子还不知道鲁迅是谁,罗女士娓娓道来,认真为他讲解。

  游客心中的鲁迅是什么样的形象?博物馆内,记者询问了几位参观者,“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伟人”。“大家对于鲁迅的理解比较符号化,缺乏细节,这不够全面。”一位参观者说。

  游客蒋美娅是一名大二学生,一直很喜欢鲁迅。参观了北京鲁迅博物馆,她对鲁迅的理解更深了一层。“看书只觉得他是一个有伟大思想的人,但现在我觉得他是一个很亲切、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陈列展览部副主任刘静说,经过研究,发现鲁迅先生爱吃甜食,经常牙疼,课程笔记写得很好看,在美术设计上很有天赋。“这样的鲁迅先生更立体、更生动。”刘静说。

  接下来,北京鲁迅博物馆还会举办以“路”为主题的展览,讲述鲁迅先生一生走过的路,展示鲁迅先生朝着伟大目标奋斗的斗争精神、牺牲精神。

  如何向参观者讲好革命故事,是北京鲁迅博物馆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刘静在讲解文物时,始终强调一个词——“背后的故事”。在她看来,有些藏品看起来很普通,奖状、钢笔、草鞋等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只是“破袄子”“破草鞋”。只有挖掘出藏品背后的感人故事,这些藏品才能真正发光。

  今年是中国成立100周年,北京鲁迅博物馆新增“曙光·伟业——五四运动与中国的创立”展览,展览展出了《新青年》杂志、蔡元培北大校长任命状、李大钊的《警告全国父老书》等多件文物。

  刘静介绍,今年博物馆将投入更多力量,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新文化运动等内容,尤其是对李大钊的研究和展览。刘静说,很多人对李大钊的印象停留在他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或者参与《新青年》编辑工作时。“我们发掘了一些新内容,比如李大钊是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的人,非常受青年学生欢迎,他所创建的学生社团影响了当时的很多青年,推进了马克思主义辐射全国的传播效应。”刘静说。该馆办公室主任马海亭说:“我们的展览最大的意义,就是教育和传递我们中国人民的信念和生命力。”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九度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页面执行时间:1,375.00000 毫秒